您现在的位置:石雕_汉白玉石雕_大理石石雕_石雕工艺品_石材雕塑厂家_北京林澳润汉白玉雕刻石雕厂 >> 公司新闻 >> 浏览文章
日期:2018年04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次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以汉白玉矿藏闻名于世,总储量2450万立方米。汉白玉(M1101)、艾叶青(M1102)、明柳、砖碴、芝麻花、青白石、螺丝转等构成著名的“13弦”。闻名海内外的汉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且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埃及、德国的一些公园及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汉白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建设,创造了无数辉煌。尤其近年来,大石窝镇实施“文化塑镇”工程,致力于“兴石文化,做石文章”,改变过去石作文化单一的传承功能定位,给石材的开采加工和石雕技艺的传承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形成了特有的“大石窝镇石作文化”,并于2006年底,入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进一步提升了“石雕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中华石雕园、汉白玉艺术宫的正式对外开放和旅游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发展,“学校+工厂(公司)+艺术园区”的联动发展模式初步显现,一条以看石材开采、观艺术宫、赏石雕艺术、购艺术品为一体的石材文化旅游产业带已初步成形,演绎了新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为使石作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持续有效对接,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大石窝镇石作文化”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 发展现状 大石窝镇的石材开采加工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燕时,历史悠久,成就斐然,许多相关书籍、调研材料均有挖掘和记载,笔者不再赘述。然而,近年来,受非煤矿山逐步关闭的产业政策影响,国家对汉白玉石材也实行了限量保护性开采,资源优势锐减。面对不利因素,我们抓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历史机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精湛的雕塑技艺、书画艺术根基为载体,深受市场青睐的创意为导向,努力发展石作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石材企业向做大做强迈进,“大石窝”牌石雕品享誉市场,为石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石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效益不断提高,出现了德生、精艺等名牌雕刻企业;在此基础上,我们统一石雕企业标示,注册了“大石窝”牌商标,使汉白玉有了自己的品牌;伴随产品销售进一步扩大,由于汉白玉的优良品质及辉煌历史,“大石窝”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产品公认度高,享誉市场。 第二、汉白玉文化艺术宫、中华石雕艺术园投入使用,为石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径。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中华石雕艺术园,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大型公园,其建设风格充分展示出大石窝镇精湛的石雕技艺和丰富的石雕文化。坐落在其内的汉白玉艺术宫,是世界上迄今惟一全部用上等汉白玉打造的、最大的文化艺术宫,为充分展示大石窝丰富的石作文化内涵,宫内分别采用石雕微缩精品、传统书画、浮雕、多媒体展示、图片、文字等形式,分三个展示楼层介绍大石窝汉白玉石材开采、加工、传承历史、人文特色及文化底蕴,整个艺术宫与中华石雕艺术园融为一体,增强了观赏性,提升了石作文化品位。2007年9月1日,中华石雕艺术园正式开园接待游人,实现了石作文化同旅游产业发展的完美结合,开辟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思路。